近期,個人住房“申請?zhí)崆斑€貸”需求旺盛,社會上一些不法中介機構或個人趁機冒充銀行金融機構工作人員,以幫助“提前還貸”“轉貸降息”為名,誘導金融消費者用經營貸、消費貸置換房貸甚至違規(guī)辦理轉貸業(yè)務。廣西銀保監(jiān)局提示廣大金融消費者,要擦亮眼睛,理性看待提前還貸,認清以下可能隱藏的風險,勿入轉貸“陷阱”導致合法權益受損:
一、貸款違約風險。市場上的“轉貸降息”操作模式,主要為使用中介提供的過橋資金結清房貸,再申請經營貸、信用貸等歸還過橋資金。如消費者未按貸款合同約定用途,將原本用于經營、消費的貸款用于償還房貸,可能被提前收回貸款,并需承擔違約責任;若貸款不能準時償還,還會被罰息,且影響個人征信。
二、高額收費陷阱。“貸款中介”以所謂的“優(yōu)惠貸”“無抵押貸”“當天貸當天放款”等虛假服務宣傳,誘騙消費者從各類網絡平臺申請貸款或以民間借貸方式提供過橋資金,產生墊資過橋利息、服務費、手續(xù)費等高額費用,實際綜合成本可能超過銀行房貸利率,個別不法分子甚至騙走消費者的貸款。
三、違規(guī)騙貸風險。“貸款中介”通常以“低手續(xù)費”“有關系能百分百獲得貸款”等幌子誘騙消費者委托其辦理貸款,再通過偽造銀行流水、包裝空殼公司等手段向銀行申請經營貸款。這些違規(guī)操作涉嫌騙取銀行貸款,情節(jié)嚴重的將承擔刑事責任。
四、財務風險。提前還款需要短期內籌措較大一筆資金支出,一定程度上影響和擾亂了消費者個人及家庭財務安排。此外,經營性貸款和消費貸款屬于短期貸款,期限一般為1-3年,利率浮動大,貸款成本不確定性增加,而且需要滿期后辦理續(xù)貸手續(xù)。如若消費者續(xù)貸審批不通過,不僅要額外籌措資金結清貸款,造成資金鏈斷裂,還會產生逾期還款不良征信記錄,影響日后個人金融業(yè)務的申辦,甚至可能引發(fā)較長時期內的財務困境和其他債務風險。
五、個人信息安全風險。部分中介為謀取非法利益,在消費者不知情的情況下,將辦理業(yè)務中獲知的客戶重要信息泄露給他人,或者出售客戶信息謀取非法利益,嚴重影響個人信息安全。
對此,廣西銀保監(jiān)局提示廣大金融消費者,如有提前還款需求,應算好“三筆賬”:
一是算好經濟賬。消費者可以根據(jù)貸款合同中規(guī)定的還款方式,結合已還款期限和個人還貸能力綜合判斷,理性選擇是否提前還貸。在自有資金充足,且短期內沒有投資或較大采購需求的情形下,可以通過提前還貸、將住房商業(yè)貸款轉為公積金貸款等方式降低利息負擔;若現(xiàn)有貸款系公積金貸款或者利率顯著較低的房貸,應綜合衡量與投資理財收益率之間的關系。
二是算好合同賬。消費者要仔細閱讀與金融機構簽訂的房貸合同中關于提前還款的相關約定,重點關注是否需要繳納違約金、是否有最低還款年限等要求。建議提前還貸前先與金融機構聯(lián)系,確認辦理的流程和所需資料。
三是算好法律賬。廣大消費者應當增強風險意識,自覺遵守國家政策法規(guī),切勿輕信虛假服務宣傳,通過違規(guī)操作騙取銀行貸款。要踐行“合約精神”,依法合規(guī)辦理借貸、還貸業(yè)務,共同維護良好的社會金融秩序。
來源自廣西銀保監(jiān)局(http://www.cbirc.gov.cn/branch/guangxi/view/pages/common/ItemDetail.html?docId=1097824&itemId=1612)
近期,個人住房“申請?zhí)崆斑€貸”需求旺盛,社會上一些不法中介機構或個人趁機冒充銀行金融機構工作人員,以幫助“提前還貸”“轉貸降息”為名,誘導金融消費者用經營貸、消費貸置換房貸甚至違規(guī)辦理轉貸業(yè)務。廣西銀保監(jiān)局提示廣大金融消費者,要擦亮眼睛,理性看待提前還貸,認清以下可能隱藏的風險,勿入轉貸“陷阱”導致合法權益受損:
一、貸款違約風險。市場上的“轉貸降息”操作模式,主要為使用中介提供的過橋資金結清房貸,再申請經營貸、信用貸等歸還過橋資金。如消費者未按貸款合同約定用途,將原本用于經營、消費的貸款用于償還房貸,可能被提前收回貸款,并需承擔違約責任;若貸款不能準時償還,還會被罰息,且影響個人征信。
二、高額收費陷阱。“貸款中介”以所謂的“優(yōu)惠貸”“無抵押貸”“當天貸當天放款”等虛假服務宣傳,誘騙消費者從各類網絡平臺申請貸款或以民間借貸方式提供過橋資金,產生墊資過橋利息、服務費、手續(xù)費等高額費用,實際綜合成本可能超過銀行房貸利率,個別不法分子甚至騙走消費者的貸款。
三、違規(guī)騙貸風險?!百J款中介”通常以“低手續(xù)費”“有關系能百分百獲得貸款”等幌子誘騙消費者委托其辦理貸款,再通過偽造銀行流水、包裝空殼公司等手段向銀行申請經營貸款。這些違規(guī)操作涉嫌騙取銀行貸款,情節(jié)嚴重的將承擔刑事責任。
四、財務風險。提前還款需要短期內籌措較大一筆資金支出,一定程度上影響和擾亂了消費者個人及家庭財務安排。此外,經營性貸款和消費貸款屬于短期貸款,期限一般為1-3年,利率浮動大,貸款成本不確定性增加,而且需要滿期后辦理續(xù)貸手續(xù)。如若消費者續(xù)貸審批不通過,不僅要額外籌措資金結清貸款,造成資金鏈斷裂,還會產生逾期還款不良征信記錄,影響日后個人金融業(yè)務的申辦,甚至可能引發(fā)較長時期內的財務困境和其他債務風險。
五、個人信息安全風險。部分中介為謀取非法利益,在消費者不知情的情況下,將辦理業(yè)務中獲知的客戶重要信息泄露給他人,或者出售客戶信息謀取非法利益,嚴重影響個人信息安全。
對此,廣西銀保監(jiān)局提示廣大金融消費者,如有提前還款需求,應算好“三筆賬”:
一是算好經濟賬。消費者可以根據(jù)貸款合同中規(guī)定的還款方式,結合已還款期限和個人還貸能力綜合判斷,理性選擇是否提前還貸。在自有資金充足,且短期內沒有投資或較大采購需求的情形下,可以通過提前還貸、將住房商業(yè)貸款轉為公積金貸款等方式降低利息負擔;若現(xiàn)有貸款系公積金貸款或者利率顯著較低的房貸,應綜合衡量與投資理財收益率之間的關系。
二是算好合同賬。消費者要仔細閱讀與金融機構簽訂的房貸合同中關于提前還款的相關約定,重點關注是否需要繳納違約金、是否有最低還款年限等要求。建議提前還貸前先與金融機構聯(lián)系,確認辦理的流程和所需資料。
三是算好法律賬。廣大消費者應當增強風險意識,自覺遵守國家政策法規(guī),切勿輕信虛假服務宣傳,通過違規(guī)操作騙取銀行貸款。要踐行“合約精神”,依法合規(guī)辦理借貸、還貸業(yè)務,共同維護良好的社會金融秩序。